close
今天一早天氣晴朗,
想說就到沙卡里巴吃早餐吧!
對於來到台南的遊客,
一定很常看到「原沙卡里巴」這幾個字,
也常常有人問我那是什麼意思?
這幾個字好像代表著「很好吃」。
而這幾個字之於我,
卻是「住址」 及「地標」,
小時候人家問我住哪裡?
媽媽總會說:「阮住在沙卡里巴/大菜市。」
「沙卡里巴」
其實是日文「盛場」(SAKARIBA),意指興盛市集。
日治時期小吃攤聚集於此,
難怪我小時候吃的這麼胖!
現在沙卡里巴現址只剩下米糕、棺材板等台南人記憶中的老味道。
每次早晨來到飯桌仔,
就會覺得台南的男人比女人愛吃,
而且懂吃,那一種懂,
不是吃米其林餐廳的懂;
而是拳拳到肉,
跟食物的本質在搏鬥,
不用太多的招數,
永遠只有直球對決!
你怎麼會看到「孤獨的美食家」?
那種孤獨不是真正的孤獨;
真正的孤獨,是像金庸筆下的獨孤求敗:
「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。」
台南的菜市場真的太生猛了~
-沙卡里巴市場
日治時期大正15年(1926) 開設台南運河,為促進商業活動,開設了涵括小吃、賣藝、歌舞團的「盛場」。(日文發音「sakariba」,意指「人潮聚集的地方」或「熱鬧的地方」,後取發音翻譯為「沙卡里巴」。)
民國40年代開始,紡織業蓬勃發展,沙卡里巴更成為當時台南成衣批發的最大市集,與市場內小吃攤分區林立,生意昌隆;後因建築多為木材曾引發火災,加上民國82年海安路拓寬規劃,人潮逐漸縮減,攤商外移;目前的小吃攤為數不多,但都是台南美食中的經典。
圖文/台南謝宅/謝小五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